对于报考理工类和经济类考生来说,如何复习好数学是他们整个考研(微博)复习的关键。很多同学在复习数学时,之所以会陷入误区,搞题海战术,就是在认识上还没有理清几个概念:基础知识、做题和解题。大家都知道数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但是不能端正认识,只会事倍功半。
1.基础知识:加深理解 形成体系
我们需要把握知识点,需要从一定的深度去把握和理解知识点,同时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点,去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熟悉常见的变通形式,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识是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随着复习的深入,随着知识点与题目的结合,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都是要不断加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的重复着回归课本,回归最基本的概念,方法。数学题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的具体运用,就是知识的实践。因此我们就需要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在实践的基础上,来反复加深对题目所用知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
2.做题:检验成效 提炼方法
对具体题目的解决,这就是我们考试的形式,也是检验我们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一种方式。因此,一道题目的正确解决,首先需要你对这道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同时,需要你能够采用正确高效的方法,将知识合理运用,进行正确的推理、计算,到最后正确地给出题目的解答。我们平时的做题和考试时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平时我们的题目演练,目的是为了我们自身的提高。而一道题目能给我们的提高又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加深了我们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真正考试的时候,那是作为一种检验,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展示自己,去在乎每一道题的正确与否,去对分数斤斤计较。因此,作为平时的做题练习,包括模拟考试,我们不去在乎会做与否,不必去为了一次模拟考试不如意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懊恼的情绪。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一点一滴中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缺陷,来进步自己的思维,来升华自己的认识。因此,每一次做题,都需要一个比做题时间更多的回顾过程,从这中间来加深认识,提高解题能力,挖掘出里面的精粹。
3.解题:查漏补缺 融会贯通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每一道具体的题目都是由“已知条件”和“待求”来构成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已知的条件,加以推导、计算,以得到“待求”或“待证”的结论,也就是建立“已知”和“待求”之间的联系。如何建立呢?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已知”为原材料,以具体的理论方法和原理为手段和工具,来“建造”出“待求”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两边夹角,问你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这是这道题目实质上就是运用正弦定理,建立了两边、夹角和面积的关系,只经过一步推理即可完成。而较为复杂的题目,也不外乎是这个道理。当已知和待求的关系不是那么直接时,就要发散的考虑,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已知中挖掘出更深层的条件,一步一步推进到“待求”,题目就得到了解决。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道题目的解决,第一离不开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的熟练,这是基础知识层次上的要求;第二离不开对正确方法的选择,即用什么手段来建立“已知”与“待求”的关系,这是思维方式即思路层次上的要求。基础知识与思维方式是我们正确建立“已知”与“待求”关系,并且圆满解决具体题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因此,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两方面的提高。第一轮复习,侧重于基础知识,覆盖所有的知识点,没有知识上的纰漏;第二轮复习,是题目与知识相融合的阶段。一方面结合题目深刻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拓展思路。两方面齐头并进,那么不管多么复杂,多么难的题目都能够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