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海事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总体方案 |
一、培养目标 为各级高等院校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知识面和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从事高校教学研究工作。 3、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4、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 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以上,具有较好教学水平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新升格院校教师。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2-3年,其中脱产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四、培养方式 1、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把握本门学科的前沿内容,又要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强调教育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专题式、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加大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 3、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学位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5、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31学分,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学分不得低于18学分,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各专业设置的非学位课和学生选修的其它课程。 1.必修课(学位课) 1)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1.5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理工类)30学时1.5学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非理工类)30学时1.5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 其中基础部分120学时3学分 专业外语(第三学期开设)20学时1学分 数学(理工类,至少选一门) 泛函分析60学时3学分 矩阵理论40学时2学分 数值分析40学时2学分 运筹与优化模型60学时3学分 数理方程40学时2学分 随机过程60学时3学分 排队论40学时2学分 模糊数学40学时2学分 港、澳、台地区及来自海外的学生可以不修政治理论课,但必须满足学分要求。 2)专业学位课不低于8学分 按宽口径培养的原则,专业学位课应以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课为主,也可根据研究方向适当设置1至2门专业课。原则上每个学科设置一套学位课。 2.非学位课(选修课) 1)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120学时3学分 学术交流口语40学时1学分 学术英语写作40学时1学分 媒体英语40学时1学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40学时2学分 C语言与Windows程序设计40学时2学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40学时2学分 2)各学科设置的选修课程 3.必修环节 1)通过学校组织的外语学位考试及专业外语学位考试,考试不通过者,不授予其硕士学位; 2)论文选题、文献综述报告合格; 六、考试与考核 学位课必须进行考试,考试以笔试为主,某些课程可以根据其内容辅以专题讨论或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最后成绩一律以百分制计。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教师学员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相结合的具体体现。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学位论文评审、答辩等要求参照我校相同专业全日制硕士生的相关文件。 八、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 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都须编写教学大纲,包括该课程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对预修课程的要求,并列出主要参考书目。 九、其它 本方案自2007级硕士生开始执行,在此之前的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
|
|
027-87673585 027-87676900 18971141375 QQ:1423693636 邮箱:mbatiaoji@qq.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