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分化愈来愈细,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自国家推出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开始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以来,本是一片光明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却频遭冷遇,为什么大家在专业硕士的门槛犹豫却又不敢跨进?
迷路:政策的误读
专业硕士定位在于职业提升,因此主要面向社会在职人员招生。2009年,教育部为了应对金融风暴的冲击,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转变研究生培养理念,全日制专业硕士开始面向应届生招生,目的就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目的就在于和学术型硕士区分出来,类似于一种“学士后”的的培养,不在于学术上的研究,只致力于和社会的接轨。偏偏众多考生们,没有深入解读政策,对于这个“专业”二字模糊不清,总以为全日制专业硕士是“二等公民”,完全歪曲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理念。如果旨在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技能,又想获取更高的文凭,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每一个考生的首选。
高门槛:高昂的学费
面对大家熟悉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动辄上万元的学费,“专业硕士=高学费”或许就是很多同学对专业硕士的第一印象。高昂的学费成为了入学的高门槛,迫使许多考生望而止步。虽然有些学校对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前几名的考生免除学费,但专业硕士高学费的“坏名号”却始终很难根除。
事实上,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分不应该只在学费上,不然会让更多的考生对这个有着美好前景的专业硕士投来疑问和不解。一个正值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们的梦想也许是学术,但是学费却只能让他们接受现实。如果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学费制度,长期没有得到改善的话,变成鸡肋也就不足以为奇。全日制专业硕士走的不能是和以前在职专业硕士的路线,而是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这样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明天才会有结出美丽的果实。
迷茫:未知的就业
近几年出现了一些研究生毕业卖猪肉、擦皮鞋现象,再加之被妖魔化的网络报道,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了研究生就业前景的黯淡。想想数十年以前,一个毕业的研究生不是单位的带头人,就是科研中的骨干,而如今却像王小二过年,竟一年不如一年。全日制专业硕士适时的出现是教育部扭转研究生日渐衰落的最好时机,有利于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理念的接轨,有助于发展研究生培养的多元素。
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为国人所崇尚,而专业硕士则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在于专业技能的高端发展,两种观念的冲突预示着专业硕士的接纳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未来总是光明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端的技术人才需求量在不断攀升,专业硕士的认可度也在不断上升。正如教育专家所预言的那样,不久的将来专业硕士将会与学术硕士平起平坐,因为学术的研究只会集中在高端的人才当中,服务社会的还是更多的专业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