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商学院的一个使命就是创造学术思想,贡献学术新知。这本来对很多商学院来讲,就是非常重大的使命;另一个使命是培养人才。我想就你刚才的这个问题,从这两个方面阐述一下。 商学院通过创造一些前沿的管理思想,可以帮助企业搞好管理,实现转型。在管理发展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kaplan的平衡积分卡,影响了一批企业。 另外,商学院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培养人才。大量的学生通过商学院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转型。我觉得这两个层面商学院都应该很好的履行和完成这些使命。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去海外去念商学院。您认为去海外念商学院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王主任:我觉得年轻人到国外去求学求知当然是很好的一种现象,因为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学生确实需要一种国际化的思路来看待问题。如果有机会能到海外去求学,对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国外的商学院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国内的商学院也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更具体到MBA来讲,我想咱们中国的MBA本身就是在借鉴国外商学院,特别是美国MBA的教育模式下进行发展的。从一个大的框架来讲,应该说咱们是借鉴最先进的管理教育的模式。 至于教学的内容,咱们中国这几年经过实践,在借鉴别人的同时,更好地跟中国的管理实践结合,所以这几年来,特别最近一、二十年,中国的管理教育大大的缩短了跟海外商学院的距离,其中国内一些顶级的商学院实际上也应该能够达到国外知名商学院的水平。当然,即使谈不上齐驾并驱,也是非常接近的,并且我们还在不断进步。像这样的话,我预计未来,这个距离是会逐步缩小。
记者:现在的商学院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培养全球化的企业管理人才。中央财经大学在培养学生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王主任: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是一个大的背景,尤其我们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一个211的院校,也是高校国家队的成员之一,本身就是在进行全球化的教育,从而使得学生也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进行全球化的意识的培养,这对我们来讲也是责无旁贷的。我们有一些具体措施,实际上是两方面,一是请进来,一是走出去。 请进来:比如说我们跟国外的一些非常好的商学院来进行合作,请他们的一些教授来我们这授课。现在,中财大还有一个很好的平台,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平台里面我们引进来的全是在海外,尤其是欧美顶尖大学博士毕业,甚至在国外取得教职的一批老师,引进到我们的学校进行教学。 走出去:我们这儿的学生也经常参加一些跨国公司组织的活动,这是在实践方面。我们的MBA教育也会输出去,例如跟国外学校合作,让国外的学生来申请拿我们的MBA学位。我们已经签订了很多的协议,所以我们不仅是要请进来,实际上已经在实现走出去这样的一个战略。 还有,中国公司在海外发展,当地的员工也希望到咱们中国的公司工作,那他就需要了解很多中国的思维和管理模式。所以海外的员工实际上也需要学习中国的管理知识,他们对于拿中国的学位有着浓厚兴趣。所以说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记者:其实我们也知道在国内有很多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商学院。那中央财经大学除了您刚才提到的那些优势以外,还有什么特点能让它在众多的商学院中脱颖而出呢?
王主任:我们中央财经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特色非常鲜明的高校。我们这个大学,从历史的来讲,历来就是咱们国家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我们MBA项目,恰恰是整合了我们全校的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优质资源,来开展我们的MBA教育。所以,我们这几年发展下来,事实也证明我们中财MBA,在我们北京的市场,乃至在全国的市场上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吸引的考生也是越来越多。 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优质的生源,恰恰是学生看重了我们,有非常好的,刚才讲到的我们财经方面,金融、财务等领域的悠久的历史,能够给学生更好的发展机遇。
记者:中央财经大学的MBA教育中心有什么样的特点?
王主任:考虑到我们财经类院校的特点,我们学校学科门类分得比较细,我们不仅有商学院,也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税务学院,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保险学院等。跟综合大学或理工科大学不太一样,他们的管理学科可能集中于一个学院。而中财大为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成立了一个跟其他学院并列的,能够整合全校资源的机构,就是我们MBA教育中心。从MBA的招生、培养、管理,一直到就业,全都集中在我们这个单位。同时我们这里面也配备了一些专职老师,整合全校资源开办我们的MBA项目。
记者:其实它比其他高校的商学院更具备优势,资源更丰富?
王主任:那当然了,比如说我们全校的专职老师就有八百多人。从这八百多老师中来遴选最适合,最能够从事MBA教学的老师来进行MBA教学。所以,我们对师资是充满信心的。这也是中财MBA这几年能够很好发展,学生口碑比较好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学生最看重的还是教学质量,你教学质量好了,项目就有吸引力,也不断有新的考生来报考我们这儿。
记者:整个学校的支持才是实力雄厚的表现。 王主任:我们是整合全校的资源。所以,区别于其他商学院,我们七、八百个老师来从事这么一个项目,这也可能是财经类院校的一个特点。
记者:全校老师的精英?
王主任:我说过,中央财经大学就好比是一个大的商学院。这并不是说财经大学就是大商学院,而是说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差异化、特色。比如说有的学校就只有经管学院,由一个学院来开设经济管理类的教育项目。我这的经济学、管理学教育是整个大学的核心。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别的学科,但我们的主体学科是经济管理,是分在各个学院的。所以我们老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教学,师资资源是非常充沛的。 例如,我也给MBA学生上财务会计课,这门课比较受学生欢迎。如果我不讲,我们会计学院可能有十几个人,或者二十几个人能够讲这门课。就是说师资的板凳足够长。这来源于一个学科的历史积淀,师资雄厚其实就是体现在这里。如果说在学校,除了我一个人讲,就没第二个人讲到这种水平,那就是一个薄弱的表现了。这些不是说一、两年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一种历史的积淀,这些东西需要时间才能慢慢的形成。所以你要说一个学校好,一个学科好,其实也不是说简单地靠广告或者什么之类的,因为需要考生、毕业生发自内心的对你的一种评判。比如说社会的认可,这是评价你教学项目是不是成功的一个根本标志。